{$cfg_webname}
主页 > 土木工程 > 水利工程 >

新邵县下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含CAD图)

来源:56doc.com  资料编号:5D18938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5D18938
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帮助
资料介绍

新邵县下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含CAD图)(选题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18000字,CAD图纸15张)
摘  要:下源水库是一座灌溉为主,兼顾水产养殖的综合性小(I)型水利工程,但是水库一直带病运行,下源库大坝坝体内浸润线较高,下游坝坡在高程1605.35m以下,基本全部发生散浸,坝面潮湿、软化,多病险情况严重危胁着水库大坝自身和下游的安全,水库一旦失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保证水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下源库进行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防渗加固;溢洪道;输水涵管

Desigh of Danger Elimination And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For Xiayuan Mountain Reservoir In Xinshao County 
Abstract: Xiayuan Reservoir is a type of small one comprehensive hydraulic engineering  which is mainly used for irrigation,and take aquiculture account .but the project run with demage for a long time,the saturation line is high in dam of Huang Jianshan Reservoir ,and the downstream dam slope is under 1605.35 m,almost all occurred in infiltration.surface dam is moist, bate, more severe cases with dilapidated threat from downstream dam itself and the security,If Reservoir  crash, consequence will be unimaginable,Therefor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operation and safety of the reservoir, make 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can be fully made use of , the danger-eliminating and reinforcing of  Huang Jianshan Reservoir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reinforcement; spillway; carry water where tube

1  前言
下源水库位于湖南新邵龙溪铺镇的西北部,即处于新邵县与新化县的交界处.集雨面积27.5平方公里,外引1平方公里,总库容238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91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875万立方米,正常水面2310亩。坝高38米,长110米,坝顶高程海拔699.8米,是新邵境内最大的水库,为新邵境内3镇一乡解决了引水灌溉问题。
下源水库水库流域范围为东经111°8′~112°50′,北纬27°15′~27°38′之间。下源水库流域近似呈扇形,整个流域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形,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其主河道长5.23km,主河道平均比降68.9‰。
下源水库于1953年10月动工兴建1978年12月竣工,建成坝高12m、总库容60 万m3的小(二)型水库。后来,由县水工队规划设计报县农林科及县财委批准,扩建为小(一)型水库,在原坝基础上加高5.2m,坝高达到17.2m,为均质土坝,总库容145万m3(含淤积库容),兴利库容119 万m3。
下源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6.0km2,现状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涵洞组成。
下源水库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坝体由粘土、砂质粘土填筑而成。坝顶长110m,最大坝高17.20m(注册),22.83m(实测),坝顶宽3.5m,最窄处仅2.5m,坝顶高程1617.08m。上游坝坡坡比为1:2.05;下游坝坡平均坡比为1:2.08;坝脚设倒滤体,墙顶高程1598.00m,墙底高程1595.50m,墙顶宽0.47m,外坡为1:1.82。大坝上游坝坡在1602.4~1617.08处铺设块石护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块石厚0.4m,下设0.2m厚的砂砾垫层。
输水涵洞位于中偏左岸坝体内,为坝下无压涵洞,总长82.5m,进口底板高程1598.72m,底坡i=0.02,断面型式为圆拱直墙式,设计流量为0.4m3/s,最大流量4.5m3/s。输水涵洞主要由启闭塔、洞身段及工作桥组成。进口设有拦污栅,及一道铸铁平板闸门作为工作闸门,闸门尺寸0.4m×0.4m,内设手动螺杆式启闭机一套。洞身段,底坡i=0.02,为圆拱直墙式断面,断面尺寸1.0m×1.5m,直墙高1.3m;洞身边墙为浆砌毛条石支砌,拱顶为钢筋混凝土,底板尾部20m为钢混凝土底板。启闭塔与库岸设工作桥,工作桥长52m,分五跨,每隔10m设浆砌石墩子4个,采用2根20cm宽的钢混底梁,上铺10c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作为桥面板,结构简易。
溢洪道为有闸控制宽顶堰,堰顶高程为1614.50m,位于顺流左岸,由引渠段、控制段、渐变段、泄槽段组成,全长78.5m。进水渠为矩形断面,边墙为浆砌石衬砌,底板为混凝土衬砌。控制段为钢筋混凝土等宽矩形断面,设有两道2.0m×1.8m(宽×高)平板钢闸门,采用手动葫芦启闭。交通桥位于其下游,桥面宽4.5m。泄槽段为等宽矩形断面,没有用浆砌石衬砌,出口以陡坡直接进入原天然河道,无效能设施,属未完建工程。
2  设计依据
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下源水库总库容为145.0×104m3(含淤沙库容),正常库容为119.1×104m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黄尖山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一)型,其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按照四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按五级建筑物设计。
2.2  洪水标准
根据确定的水工建筑物级别,参照《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本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P=3.33%(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P=0.33%(300年一遇),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P=5%(二十年一遇),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为P=10%(十年一遇)。
 

新邵县下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含CAD图)
新邵县下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含CAD图)
新邵县下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含CAD图)
新邵县下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含CAD图)


目    录
摘  要    1
关键词    1
1  前言    2
2  设计依据    3
    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3
    2.2  洪水标准    3
  2.3  地震设防烈度    4
  2.4  水库安全鉴定主要结论    4
  2.5  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任务    5
3  工程现状    5
  3.1  主要建筑物    5
  3.2  大坝渗流稳定复核    6
  3.3  大坝稳定复核计算    9
      3.3.1  大坝计算分区及计算指标取值分析    9
      3.3.2  坝坡抗滑、抗震稳定分析    10
  3.4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    12
  3.5  除险加固设计总体方案    12
4  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13
  4.1  坝顶高程的确定    13
  4.2  坝体及坝基防渗处理方案    14
      4.2.1  防渗方案的选择    14
      4.2.2  帷幕灌浆防渗方案布置(推荐方案)    15
      4.2.3  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布置    16
  4.3  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17
      4.3.1  坝坡稳定加固方案选择    17
      4.3.2  结构布置    17
      4.3.3  除险加固后大坝渗流计算    18
      4.3.4  除险加固后大坝抗滑、抗震计算    20
  4.4 溢洪道加固设计    22
      4.4.1  溢洪道加固方案    22
      4.4.2  结构布置    23
      4.4.3  设计计算    24
  4.5  输水隧洞设计    25
      4.5.1  输水建筑物方案选择    25
      4.5.2  设计计算    27
      4.5.3  水力计算    27
      4.5.4  结构计算    28
  4.6  金属结构    28
      4.6.1  输水隧洞    28
      4.6.2  溢洪道    29
5  工程观测    29
  5.1  大坝观测    29
  5.2  其它观测    30
6  除险加固主要工程量    30
7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2
致    谢    33

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