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切管机设计
专 业 名 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中国是一个上下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原始的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我们伟大的祖先就进行了简单的机械加工,但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其生产的效率和精度都是非常的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正是由于这点,促进了机械制造生产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超着一个精度更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虽然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但是其在工业制造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机械制造技术却远远比不上西方等发达国家,众所周知,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与加工的精度,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的成本产生直接关系。随着机械化生产的速度发展,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主要表现在实用和经济等方面。本次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设计一个简单实有的切管机,其目的在于能够高效而廉价的加工出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并且要求其生产效率较高,适合大多数不是批量加工管件或者对管件加工要求不高的工厂使用。
在当今这个各项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尤其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数控加工等方面,生产效率也随着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数控技术加工的精度高,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工厂和对管件加工并不频繁的企业来说,应用数控等方法来加工这些管件就有点大材小用,而且严重浪费了资源。为此,在本次设计中,特根据工厂生产加工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切管技术进行改进。使本次设计的切管机具备了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维护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此次的设计主要是针对车辆用金属管材进行加工的切管机,完成的工作主要是切管机中滚子,机体和减速箱部分的设计。包括传动装置的设计和计算,其中有电动机的选择,传动方案的拟订,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的计算。总体结构的设计,其中有各轴尺寸的设计,各主要传动件的结构尺寸的设计。并且针对以上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详细的校核。最后通过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总体装配图,减速机和滚子部分的装配图。然后又针对各主要基本件,绘制了多张零件图。
此次设计所完成的产品主要用于车用通风,通水管。本产品在生产中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大千世界,物态万千,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的切管机行业也无不例外,要么进步,要么落后,那么如何提高这个行业的发展呢?这成为切管机厂商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如今,纸管机、卷筒纸分切机、切管机、纸管机设备的更新换代遥遥领先的首推日本,在这个领域赚取了大量美元。东南亚四小龙也步日本后尘,在包装机械装备和生产线的制造方面有不小表现;在欧共体中,意大利的包装机械装备和生产线更新换代的步伐远远比其它成员国来得快。
那么他们进步在哪里呢?更新是关键!
更新换代的方式是采取更换局部零、部件或关键性部件和关键性技术,从而达到更换一台机组的目的,使原包装机械装备或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性能、效率、机型和组装方式等得到更新。这样对大部分部件、机组零件获得重复利用,既达到提高装备价值,且又节省了原材料和大量劳动力,降低了成本。
这种发展趋势表明,纸筒包装设备、纸管机、卷筒纸分切机、切管机、纸管机设备、螺旋纸管机愈来愈向标准化、系列化、综合化、组装化、联机化的模式发展。民用、军用高技术也将愈来愈广泛地进入整个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无疑将加速纸筒包装设备在各行各业中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步伐。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研究内容:
切管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实验方案:
1.确定传动方案,具体实施
2.确实参数及设计计算
3.切管机装配图设计及零部件设计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目标:
设计出的切管机额定功率1.5Kw满载转速1410r/min每天工作10小时能简单操作
主要特色:
操作集中简易,灵敏,维修简便。自动送料,夹料、切料系统,送料精确,快速,每分钟可切10-20次切料,不伤工件表面。计数器可设置切料的次数,切料完毕后自动停机。
工作进度:
1. 收集资料、外文资料翻译,开题报告 第1周—第2周
2. 传动方案的确定 第3周—第4周
3. 参数确定及设计计算 第5周—第7周
4. 切管机装配图设计及零部件图设计 第8周—第15周
5.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第16周—第17周
五、参考文献
[1] 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孙桓,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赵学田主编.机械设计自学入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5] 纪名刚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廖念钊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7] 濮良贵等.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刘鸿文.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吴宗泽.机械设计使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0] 王昆等.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 陈宏钧.实用金属切削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 于惠力等.机械零部件设计禁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3] 艾云龙等.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南昌: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出版社,2004
[14] 阮忠唐.联轴器、离合器设计与选用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5] 周四新.Pro/ENGINEER Wildfire 综合培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 刘庆国等.计算机绘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 菜春源.新编机械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8] Ye Zhonghe, Lan Zhaohui. 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1.7 |